9月19日,伦敦,晴。金秋九月,大洋彼岸的厦门依旧阳光明媚,而阴雨连绵的伦敦在九月的末梢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晴日。这一天,对身在英国的厦大校友,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身在异乡的厦大学子们,一如既往地团聚在伦敦,参加一年一度的博饼迎新,欢度中秋佳节。 此次活动得到李强胜师兄热情赞助,地点选在了繁华的Baker Street上一家典雅的中餐厅——煌庭大厅。下午3点,70多位厦大新老校友和家属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包括江苏校友会的副秘书长,南开大学和同济大学英国校友会代表。 博饼,自然是厦门人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更是中秋佳节之际维系大家和母校的纽带。奖品精美丰厚,有LED台灯、音箱、滤水器和丝巾,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一众人分成6桌,簇拥一团,纷纷磨掌擦拳,逐鹿状元,热闹非凡。最后还有一桌决胜状元王中王。虽然博饼玩的是运气,但大家其实意不在奖品,更开心的是能在异国他乡与校友们共话当年的美好时光。 博饼结束后,大家入座交流,谈笑风生。随后丰盛美味的晚餐等着饥肠辘辘的校友们。席间觥筹交错,大家纷纷举杯,为慷慨的英国厦大校友,为辛苦奔波的筹办人员,为尽心尽力的理事们,为德高望重的恩师,更为栽培我们的母校——厦门大学而干杯。 这次晚宴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诸位老校友,特别是副理事长李强胜校友,副理事长李以柏校友,牛津大学骆奇校友,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来自厦大的李丹老师,和在剑桥交流陈老师等等。老校友们先后致辞,回忆厦大往事和旅英生涯,鼓舞新校友进德修业。接着秘书处的核心成员,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也发言欢迎大家来到英国,加入校友会,期待大家积极参与未来的活动。他们都是活跃在英国各个行业的精英,秉持着厦大精神,传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成为母校的骄傲。校友会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是校友会们的精诚团结铸就今日的辉煌。而刚刚赴英展开留学生涯的年轻校友在抵英之际就能感受到母校的惦念和温暖,还能结识优秀的前辈,受到学长学姐的照顾,亦是感动不已。 虽然大家之前并不一定认识或相熟,但一同来到英国,就是一段难得的缘分。身为厦大人,即使远赴重洋,也能他乡遇故知,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是心灵莫大的慰藉。席间甚至有校友哽咽着感激英国厦大校友会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就像从未远离过的温馨的家。每一个厦大人,都是彼此的亲人。在学校共同努力,在外打拼互相扶持。 晚宴期间,主持人还带领大家一同参与知识抢答的互动游戏。重温关于厦大的那些故事,从林语堂到易中天,从校徽到校训,从钟林美广场到演武场的典故。新老校友把酒言欢,述说母校的今昔变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中国最美的校园。 晚餐结束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两年前,2013年5月,厦门大学英国校友会在伦敦盛大成立,朱校长和18位校领导以及大使馆公使等150多位各界嘉宾校友出席。三个月前,我们在伦敦隆重庆祝了我们的校友会成立两周年,李建发副书记副校长和诸位校领导,嘉宾和校友近百位人士参加。一年半的策划,两年多的成长,我们从无都有,如今已经是联络遍布英伦三岛500多人的社团,举办活动超过20多场。从博饼到周年庆,从高尔夫球会到下午茶求职沙龙,从五校迎新到九校联谊,发布两期精致的校友通讯,并辅助厦大法国校友会成立,成为欧洲校友会的门户与中心,积极保持与校友总会和全球各分会沟通,联络大使馆,华人商会,学联,兄弟校友会,并指导英国校友回国发展。 每次校友会聚会,新老校友们都在见证人才济济的校友会茁壮成长,生机勃勃。而每次博饼迎新,也是校友会招兵买马的契机,运营团队求贤若渴,所以大家若有志趣成为校友会核心团队的一份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影响和改变校友会,欢迎大家申请加入。校友会已经开始最新的培训计划,栽培优秀年轻校友来管理运作校友会的发展,让校友会的精神薪火相传。 校友会对每个生活在英国的厦大人都意义非凡。因为厦大人知道,不管身在哪里,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的,校友会是一座温馨的港湾,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条联系世界的纽带。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